2010/02/23

迎王三次延

88莫拉克風災過後,鎮海宮請水沙灘復舊工作.
透過閒話家常,紀錄片努力挖出迎王的寶
翻攝自頂中街

在台灣民間的傳統信仰裏,以媽祖與複姓的王爺為主,因著媽祖及五府千歲的千秋壽誕皆集中在春末夏初的三、四月間,且此時正值時序轉換,百毒叢生,興起多樣的驅瘟儀式和祭典繞境,於是在這段時期,有了「三月痟媽祖;四月痟王爺」的俚語。三月的痟媽祖,有名者如大甲媽、北港媽、新港媽、白沙屯媽及各地的媽祖出巡繞境活動,彷彿是全民運動般在農曆三月左右熱鬧舉辦。

四月痟王爺的盛況當然也不惶多讓,且大量集中在台南地區,不管是五府千歲系統抑或是十二瘟王系統,紛紛在酷熱蒸騰的暑氣到來之前,壯盛登場,將一干邪祟驅除掃蕩。

東港迎王是少數不在四月痟王爺的瘋狂時期舉辦的祭典之一,而是獨樹一格的在秋末冬初的農曆九月粉墨登場;其實東港迎王在老一輩的記憶裏,仍舊是可溯回在農曆四月舉辦的,只因為舊時的時空背景,使得祭典的日期一再延後,成為大家今日所熟知的舉辦時間。而這,也造就了「迎王三次延」的典故。至於延後的原因,一說氣候,當時受到颱風的侵擾,使得訂好的時間一再延後;一說政治,受到早期黨國體制白色恐怖的阻撓,原本無法照例續辦的迎王祭典,改以配合十月的政治慶典,假借舉國歡騰、普天同慶的熱鬧氣氛,繼續保留迎王祭典的莊正嚴肅。也就因為如此,在許多老轎班的記憶或早期的祭典影像中,指揮車、涼水車等等祭典相關用品出現雙十、莊敬自強的標誌和精神標語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